勃利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明確勃利縣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通知 勃政辦發〔2024〕55號
勃利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明確勃利縣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
職責的通知
勃政辦發〔2024〕55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七臺河市勃利生態環境局、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務局、縣林業和草原局、縣住建局、縣河長辦、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清源供水公司:
為貫徹落實《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法》,進一步明確有關部門的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建立水污染防治工作責任體系,強化部門協同配合、信息共享,現就做好我縣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明確工作職責
(一)責任部門
1.負責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政策,加大對水污染防治的投入。
2.加強對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拓展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途徑,引導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工作。
責任單位:七臺河市勃利生態環境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提倡綠色低碳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行動,增強公眾水環境保護意識,拓展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途徑,引導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工作。
3.為水環境質量監測站(點)運行提供基礎保障。
責任單位:縣河長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為本行政區域內水環境質量監測站(點)運行提供基礎保障,并建立預防人為干擾干預監測的工作機制。
4.負責制定黑臭水體整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向社會公開
黑臭水體整治情況。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二十六條 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黑臭水體整治計劃和實施方案,確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目標、主責部門和完成期限,采取流域統籌治理、源頭污染治理、水系治理等措施,并建立設施運行維護、水質監測等長效機制,加強水體日常維護與監管。黑臭水體治理情況應當向社會公布。
5.開展江河、湖泊、水庫、濕地保護與修復。
責任單位:縣林業和草原局、縣水務局、縣住建局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江河、湖泊、水庫、濕地等實施保護與修復,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源涵養林、沿河沿湖植被緩沖帶和隔離帶等工程,培育水生動植物,恢復水體自我凈化能力。開展河床、護坡整治等作業時,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維護河流生態環境功能。
6.組織開展地下水環境風險隱患調查評估,督促相關單位采取風險防范和整治措施。
責任單位:七臺河市勃利生態環境局、縣水務局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以及周邊地下水環境風險隱患開展調查評估,并督促相關單位采取風險防范和整治措施。
7.負責城鎮排水與污水管網質量監督管理。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城鎮排水與污水管網質量管控,建立定期排查和養護機制,并加強監督管理。
8.鼓勵施用有機肥,支持農業生產者使用綠色防控技術。
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激勵措施,鼓勵施用有機肥,支持農業生產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以及先進噴施技術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9.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江河、湖泊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管理、水生態修復等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定期巡河、巡湖。
責任單位:縣水務局、縣河長辦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七條 實行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湖長制。省、市、縣、鄉級河湖長分級分段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江河、湖泊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等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定期巡河、巡湖。村級河湖長按照省有關規定開展相關工作。
10.確定本行政區畜禽散養密集區,組織對畜禽糞便、污水集中處理,督促鄉鎮人民政府建設污染防治設施。
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三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確定本行政區域的畜禽散養密集區。畜禽散養密集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對畜禽糞便、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利用,督促鄉鎮人民政府建設或者配備污染防治配套設施。
11.負責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規范化建設。
責任單位: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各鄉(鎮)人民政府,清源公司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七條 有關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周邊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設置隔離防護設施,有條件的水源保護區可以在取水口安裝視頻監控設備、水質自動監測設備。
(二)鄉鎮政府及企業
1.負責組織、配合、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四條 鄉鎮人民
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在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根據本轄區的實際和工作職責,組織、配合或者協助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2.加強對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拓展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途徑,引導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工作。
責任單位:七臺河市勃利生態環境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提倡綠色低碳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行動,增強公眾水環境保護意識,拓展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途徑,引導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工作。
3.為水環境質量監測站(點)運行提供基礎保障。
責任單位:縣河長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為本行政區域內水環境質量監測站(點)運行提供基礎保障,并建立預防人為干擾干預監測的工作機制。
4.確定本行政區畜禽散養密集區,組織對畜禽糞便、污水集中處理,督促鄉鎮人民政府建設污染防治設施。
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三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確定本行政區域的畜禽散養密集區。畜禽散養密集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對畜禽糞便、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利用,督促鄉鎮人民政府建設或者配備污染防治配套設施。
5.負責畜禽散養密集區養殖戶監督管理,組織對畜禽糞便、污水進行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
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三條 畜禽散養密集區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畜禽養殖戶管理,建設或者配備相應的防雨、防滲、防溢流的畜禽糞便、污水收集、貯存等污染防治設施,組織對畜禽糞便、污水進行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
6.負責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規范化建設。
責任單位: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各鄉(鎮)人民政府,清源公司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七條有關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周邊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設置隔離防護設施,有條件的水源保護區可以在取水口安裝視頻監控設備、水質自動監測設備。
7.負責畜禽散養密集區內養殖戶在集中處理設施外傾倒、排放畜禽糞便,污水污染水體行為的監督和行政處罰。
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依據:《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畜禽散養密集區內的畜禽養殖戶在集中處理設施外傾倒、排放畜禽糞便、污水,污染水體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處罰。
明確工作職責
(一)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各有關部門要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積極主動抓好主要職能領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二)嚴格履職,強化協同。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黑龍江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和自身工作職責,積極認領各自水污染防治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合力。
勃利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2月16日
關聯稿件: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