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鄉鎮展新貌,鄉村振興氣象新。近年來,勃利鎮緊緊圍繞全縣確定的“三強一大”發展方向和建設“五個勃利”發展目標,凝心聚力、務實前行,鄉村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提升站位高度,深耕黨建引領。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不動搖,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成員87人,將2名村級黨員干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3名致富帶頭人發展成黨員、村兩委成員,6名“村兩委”成員領辦創辦合作社,村級黨組織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提高定位精度,完善工作機制。在打造縣城附屬小型加工中心這個板塊上,小作坊、小商店已發展至11家;在打造城鎮西部康養旅游板塊上,村集體發展11間民宿和小吃一條街,村集體收入增收3萬元。
加大落實力度,因村精準施策。太平村、蔬菜村大棚發展至545棟;東崗村刺嫩芽種植項目2025年可初見收益;吉祥村藍靛果產業生產許可和注冊商標都已完成;城西村建立全縣首個軟棗獼猴桃種植基地;鎮南村紅松塔林3萬畝,年產紅松籽150萬斤;星華村年產大白菜1500萬斤,酸菜廠在今年啟動建設。
做優服務溫度,培育經營主體。幫助涉農經營主體解決大小問題8個。積極幫助合作社申報“東北老勃”地方公共品牌產品3個,鼓勵企業打造自有品牌產品4個。新增市級示范社1個,縣級示范社3個。
突出統籌廣度,瞄準難點發力。完成22條侵蝕溝治理,排查治理隱患44處,新改造高標準農田3.89萬畝。打造環境整治示范村1個(東崗村),元明村污水處理廠投產運營。新增墾地合作全程托管面積2.3萬畝,預計今年達到2.5萬畝。招商引資工作有序推進,2024年完成內資4000萬元。
產業興、鄉風淳、治理活,勃利鎮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新的一年,勃利鎮將提質壯大鄉村經濟。鼓勵支持“小養殖、小加工、小作坊”等發展,力爭達到20家;繼續推動刺嫩芽、藍靛果醬、藍莓等村級產業;依托“西大圈”優勢,發揮城區接壤之勢,做好三產服務。依托裸地蔬菜優勢,年產量突破2000萬斤。加快推進產業項目。星華村酸菜廠項目、鎮南村紅松籽項目確保如期開工,抓好備春耕生產、技術指導和服務。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2025年庭院經濟要突破400戶,全面提升群眾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