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切實解決村民農產品“賣難”問題,加快農業資源發展,積極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努力推動農產品從“田間”直通“市場”為措施,下上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近日,青山鄉黨委以庭院經濟建設為主題的“產銷對接”會議在勃信村召開,青山鄉黨委負責人穆吉印,各村支部書記、勃信村駐村工作隊全體參加本次會議。
在會議上穆吉印同志指出:發展庭院經濟是促進農民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各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把庭院經濟發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充分利用好庭院空間,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加工等產業,打造一批庭院經濟示范戶、示范村。
隨后,與會人員一行實地深入勃信村村民家中,與他們面對面的交流,傾聽心聲,詳細了解他們對于庭院經濟發展的意愿和實際困難,共謀發展庭院經濟“產銷對接”新路徑。
會議結束后,勃信村駐村工作隊深入研討會議精神,召開隊內會議,積極聯系企業,幫扶村民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先后到達七臺河農投食品有限公司、山然農業公司,了解到當前市場對水果玉米、黏玉米、毛蔥、薺薺菜都用很好的市場前景,同時,農產品加工生產也需要勞動力,對本村村民就業也可提供相應崗位,在調研過程中,勃信村駐村工作隊與2家企業負責人進行友好商討,為下一步村企產業對接打下良好基礎。
在企業調研結束后,駐村工作隊隊長張桂新和隊員姜宇超、蘇峰在上一任隊長鄒峰的帶領下來到孫洪海、霍月紅、汪喜武村民家中進行入戶走訪,就引導農民種植、控制種植風險、企業銷售等問題進行面對面交流。張桂新同志指出: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產銷對接”工作,將其視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抓手,特別是在汪喜武的木耳種植地上,了解到木耳菌棒的原料及制作過程,利用耕地來種養木耳后可將其就地轉化有機肥料,改良保護黑土地,轉變成中高端食材的生產力,在保障農民增產增收的過程中實現了土地貧瘠向土壤健康的轉變。作為駐村干部要做好庭院經濟的產業對接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需要立足村情的實際,努力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帶動村民的思想意識,努力提升村民綜合素質,不僅要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更要使村民的思想高起來。
鄒峰同志強調:當前經濟已經成為數字化經濟趨勢發展,庭院經濟也要依靠數字化經濟,我們要在傳統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種植+養殖+務工”多種方式幫扶方式,更好的服務好地方農民,更好的促進“產銷對接”。
勃信村駐村工作隊旨在搭建企業合作平臺,促進企業鏈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打造農產品品牌,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勃信村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為實現勃利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